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景明历表 北魏 · 公孙崇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五
臣顷自大乐,详理金石,及在秘省,考步三光,稽览古今,研其得失。
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帝王相踵,必奉初元,改正朔,殊徽号、服色,观于时变,以应天道。
故《易》汤武革命,治历明时。
是以三五迭隆,历数各异。
伏惟皇魏绍天明命,家有率土,戎轩仍动,未遑历事,因前魏《景初历》,术数差违,不协晷度。
世祖应期,辑宁诸夏,乃命故司徒、东郡公崔浩错综其数。
博涉渊通,更修历术,兼著《五行论》。
是时故司空咸阳高允,该览群籍,赞明五《纬》,并述《洪范》。
等考察,未及周密高宗践阼,乃用敦煌赵𣤆甲寅之历,然其星度,稍为差远。
臣辄鸠集异同,研其损益,更造新历。
甲寅为元,考其盈缩,晷象周密,又从约省。
起自景明,因名《景明历》。
然天道盈虚,岂曰必协,要须参候是非,乃可施用。
太史令辛宝贵,职司玄象,颇闲秘数;
秘书监郑道昭,才学优赡,识览该密;
长兼国子博士高僧裕,乃故司空允之孙,世综文业
尚书祠部郎中宗景,博涉经史;
前兼尚书郎中崔彬,微晓法术。
请此数人,在秘省参候
而伺察晷度,要在冬夏二至前后各五日。
然后乃可取验。
臣区区之诚,冀效万分之一(《魏书·律历志上》。世宗景明中,诏太乐令公孙崇、赵樊生等同共考验。正始四年冬崇表。)
悬瓠方丈竹堂飨侍臣联句诗 北魏 · 元宏
北史曰:兼中书侍郎郑道昭从征沔北。孝文飨臣于县方丈竹堂。道昭与兄懿俱侍坐。乐作酒酣。孝文乃作歌。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
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
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
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
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
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
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宋弁○魏书郑道昭传。北史郑道昭传。《御览》五百七十事类赋歌赋注引《后汉书》。《诗纪》百八。)
求树汉魏石经表 北魏 · 郑道昭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九
臣窃以为崇治之道,必也须才,养才之要,莫先于学。
国子学堂房粗置,弦诵阙尔。
城南太学汉魏《石经》,丘墟残毁,藜藿芜秽,游儿牧竖,为之叹息,有情之辈,实亦悼心,况臣亲司,而不言露。
伏愿天慈回神纡眄,赐垂鉴察。
若臣微意,万一合允,求重敕尚书、门下,考论营制之模,则五雍可翘立而兴,毁铭可不日而就。
树旧经于帝京,播茂范于不朽,斯有天下者之美业也(《魏书·郑义附传》。道昭国子祭酒,上表。不从。)
又表 北魏 · 郑道昭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九
穷惟鼎迁中县,年将一纪,缙绅褫业,俎豆阙闻,遂使济济明朝,无观风之美,非所以光国宜风,纳民轨义。
臣自往年以来,频请学令,并置生员,前后累上,未蒙一报,故当以臣识浅滥官,无能有所感悟者也。
馆宇既修,生房初构,博士见员,足可讲习。
虽新令未班,请依旧权置国子学生,渐开训业,使播教有章,儒风不坠,后生睹徙义之机,学徒崇知新之益。
至若孔庙既成,释奠告始,揖让之容,请俟令出(《魏书·郑羲附传》。道昭又表,不报。)
齐亭铭 北魏 · 郑道昭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九
岳先生郑道昭之白云堂(《北齐书·郑述祖传》。初述祖父为兖州,于城南小山起斋亭,刻石为记。述祖时年九岁。及为刺史,往寻旧迹,得一破石,有铭云。)
淮南平遣郑道昭彭城王协景明元年八月 北魏 · 元恪
 出处:全后魏文卷八
王戚尊上辅,德勋莫二,孤心昧识,训保攸凭。
比以寿春初开,镇压任重,故令王亲董元戎,远抚淮外。
冒兹炎蒸,衡盖飘飖,经略逾时,必有亏损。
淹达诣觌,夙夜系情。
兼制胜宣规,威效兼著,公私允称,义所钦嘉。
虽凯旋有期,无申延属,可遣给事黄门侍郎郑道昭就彼祗劳(《魏书·彭城王协传》)
重登云峰山 北齐 · 郑述祖
 出处:全北齐文卷七
齐河清三年五月廿四日使持节都督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光州刺史郑述祖字恭文,即魏镇北将军秘书监,青、相、光三州刺史文恭公荣阳道昭之子,魏大鸿胪卿、北豫州刺史司空□公严祖之第三弟。
先君之临此州也,公与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北豫州顺祖同至此镇。
于时公年始十一,雅好琴文,登山临海,未尝不从,常披鹿皮裘子,此州人士呼为道士郎君
及长,官历司徒左长史,再履尚书,三为侍中,沧、瀛、冀、赵、怀、兖行正得此十州刺史
公之所抚,莫非大蕃,言及光部,恒所钦羡。
只为前踪,诚所愿也,便以此,斯愿方遂,忻慰登途,若归桑梓。
入境叹曰:吾自幼游此,至今五十二年。
昔同至者,今尽零落,唯吾一人,重得来耳。
于是凄感,殆不自胜。
因南眺诸岭,指云峰山曰:「此山是先君所名,其中大有旧迹」。
未几,遂率僚佐,同往游焉。
对碣观文,发声哽塞,临碑省字,兴言泪下。
次至两处石诗之所,对之号仰,弥深弥恸,哀缠左右,悲感傍人,虽曾闵之诚,讵能过也。
但石诗年久,字皆癣落,宾从寻省,莫能识之。
公乃曰:「此时吾虽幼小,略尝记录,此当是与道俗十馀人论经书者」。
遂口持百馀言。
诸人得此,乃共披拂,从首及末,无一讹舛。
久之,方升于此。
此处名曰:山门左阙。
仍仰观斯峰曰:「此上应有九仙之名」。
即遣登寻,果如所说。
此山正南选里有天柱山者,亦是先君所号。
以其孤上干云,傍无溪𡼂,因以名之。
其山上之阳,先有碑碣,东堪石室,亦有铭焉。
从此东北一十二里太基山中,复有云居馆者,亦是先君所立。
其四峰之上,镌记不少,悉有志录,殊复可观。
今日于此,略陈彼境,冀洪声异迹,永无沦没者矣(碑拓本)
天柱山 北齐 · 郑述祖
 出处:全北齐文卷七
使持节都督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荥阳郑述祖作。
岩岩岱宗,鲁邦仍其致祀;
奕奕梁山韩国以之作镇。
由拳石吐云,扶寸布雨,五岳三望,六宗九献,祈祷斯应,礼秩攸明。
天柱山者,即魏故通直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国子祭酒秘书监、青、光、相三州刺史先君文恭公之所题目。
南临巨海,北眺沧溟,西带长河,东瞻大壑,斜岭概天,层峰隐日,寻十州于掌内,总六合于眼中。
文鳐自此经停,精卫因其止息,始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
岂直蛾眉鸟翅,二别两淆,对谈大小,共叙优劣者也。
公禀气辰象,含灵川岳,礼义以成规矩,仁智用为枢机。
自结衣逞誉,革履传声,组绶相辉,貂冕交映。
至于爱仙乐道之风,孝敬仁慈之德,张良崔廓,未之云拟,文先夏甫,何以能加?
魏永平三年朝议以此州俗关南楚,境号东秦田单奋武之乡,丽其骋辩之地,民猷鄙薄,风物陵迟,询咨俾乂,非公勿许,及驱鸡御下,烹鱼理务,群情款密,庶类允谐,变此浇夷之俗,侔彼礼乐之邦,懋迹布在哥谣,鸿范宣诸史策。
公久阔枌榆,永怀桑梓,同升陇而洒泣,类陟岵以兴嗟。
于此东峰之阳,仰述皇祖魏故中书令秘书监兖州刺史文贞公迹状,镌碑一首峰之东堪石室之内,复制其铭。
余忝资旧德,力构前基,遂秉笏朝门,策名天府,出入蕃邸,陪从帷幄,凡诸身历瀛、赵、沧、冀、怀及兖、光行正十州刺史北豫州大中正,三登常伯,再履纳言光禄太常,频居其任,揣究庸虚,无阶至此。
直是遗薪妄委,馀庆滥钟。
何曾不想树嗟风,瞻天愧日。
猥当今授,踵迹此蕃,敢慕楹书,仰庭诲。
其词曰:
嵩高峻极,太华削成,祈望诸素,禋祷群经。
崇哉天柱,迥出孤亭,地险标德,藉此为名。
赫矣先公,道深义富,如桂之馨,如之茂。
尊祖爱亲,存交赏旧,翻属愚浅,实惭穿构。
齐天统元年岁次乙酉五月壬午朔十八日己亥(碑拓本。)
己亥杂诗 其二百三十 清 · 龚自珍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二王只合为奴仆,何况唐碑八百通。
欲与此铭分浩逸,北朝差许郑文公(再跋旧拓《瘗鹤铭》。谓北魏兖州刺史郑羲碑,郑道昭书。)
黄黎雍千华觅句图庚午 清末 · 郑孝胥
 押漾韵
诗人得名山,才气岂相让。
名山得诗人,灵秀涌万状。
有如郑道昭,驹谷长自放。
至今云峰刻,翠墨森遗唱。
又如王介甫钟阜久跌宕。
定林专一壑,终古想超旷。
黄子家辽阳,千华閟叠嶂。
此山正有待,人桀与相抗。
愿君出奇句,少慰朋友望。